close
馬千笑 手繪
1975年,在成都曾傢包漢墓中出土瞭一塊大型石刻,上面有織機圖:一臺有一個腳踏板,是制織平紋織物的織機,另一臺是帶馬頭的斜織機。
林趕秋(作傢、青年學者)
作為當時南北絲綢之路上唯一的樞紐城市,西漢成都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絲綢織造技術,生產的蜀錦樣式繁多;漢代成都的醫療水平非常高超;衣食滿足、健康得到保障之後,知榮辱、懂禮節的漢代成都人便開始大搞文娛活動。原來成都人會耍會玩,是有傳統的。
“生產生活”,先要生產,才有生活。“人之情不能無衣食,衣食之道必始於耕織。”大力發展生產,才能豐衣足食。衣食足則知榮辱,倉廩實則知禮節,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、越來越精彩。
要想豐衣,就得大力從事紡織業生產。話說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,在大夏國(中亞古國,位於今阿富汗北部),張騫見到瞭產自蜀地的邛竹杖和佈匹,大吃一驚,便問是從哪裡得來的?對方回答:“是我們的商人從身毒國買來的。”身毒是中國古代對印度的稱呼,它東部的古國迦摩縷波與大漢的西南接壤,蜀商私下做買賣,穿過山川險阻,躲開瘴氣毒蛇,花兩個月的時間,才能抵達那裡。蜀佈既然可以出口遠銷,證明在成都市面上已經接近飽和。當時人們常拿“蜀郡之佈”與“齊陶之縑”相提並論,要知道,齊國絲織品可是“號為冠帶衣履天下”流行一時的。在我國西北居延等地區發現的漢簡上也記有:“廣漢八棕佈”。漢時的佈,是以經緯多少而稱的。所謂棕或謂一升,等於麻縷80根,以佈寬二尺二寸計算,如果是十棕佈,就等於在二尺二寸的幅面上密佈著800根麻經。工藝水平之細致高級,可見一斑。
作為當時南北絲綢之路上唯一的樞紐城市,西漢成都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絲綢織造技術,生產的蜀錦更是遐爾聞名,樣式極為繁多,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曾對臣下說:“前後每得蜀錦,殊不相似。”有人曾請教司馬相如寫賦的訣竅,不假思索,司馬相如竟借織錦的工序打起瞭比方,可見蜀錦的普及率之高。成都又名“錦城”,又有“錦江”,均與蜀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1975年,在成都曾傢包漢墓中出土瞭一塊大型石刻,上面有織機圖:一臺有一個腳踏板,是制織平紋織物的織機,另一臺是帶馬頭的斜織機。成博秦漢館展覽的4臺蜀錦提花機模型,出土於成都金牛區天回鎮土門社區老官山漢墓,則是我國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漢織機模型,也是現存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織機模型。4部織機模型的墓室內,躺著一位50歲左右的女性遺骸,髖骨嚴重變形,或與紡織活動有關,身份可能是一名織坊主。4臺織機模型中,最大的高約50厘米、長約70厘米、寬約20厘米。織機準備好瞭,就開始織造,織造之後是裁剪、縫紉,裁縫之後,就誕生瞭各式衣裳裙褲,然後就有瞭“雅俗多遊賞,輕裘俊,靚妝艷冶”的成都街景。
再說足食。自從有瞭都江堰源源不斷的滋潤,成都便進入瞭“水旱從人,不知饑饉,時無荒年”的新時代,整個平原很快就變成瞭“沃野”,變成瞭“陸海”。唐代學者顏師古解釋道:“沃者,溉灌也。言其土地皆有灌溉之利,故雲沃野”;“言其地高陸而饒物產,如海之無所不出,故雲陸海。”前面提到膏菽、膏稻、膏黍、膏稷便是蜀地特產的主食和雜糧,不愁穿的成都人也是不愁吃的。東西兩漢的成都人一如既往地勤勞,成博秦漢館展覽的那盒出土於成都鳳凰山漢墓的“谷物與果核”、那塊出土於成都曾傢包漢墓的“弋射收獲畫像磚”,就是最好最生動的寫照與證明。特別是後者,各類教材裡都有收錄。上部為“弋射圖”,有二人引弓射鳥,沒有箭桿,可能是彈丸,尾部似有細絲線系聯,這樣有獵獲即可拖回,所以稱“弋射”;下半為“農獲圖”,五人正收割谷物,最左側是一送飯人,肩上有擔,手提食盒。天上飛禽,水中遊魚,田間稻香,好一派天府之國的鮮活氣象,讓人總忍不住會想起《詩經》裡的詠唱:“弋言加之,與子宜之;宜言飲酒,與子偕老。”
吃五谷,難免會生百病。水來土掩,病來藥擋。老官山漢墓曾出土一件搗藥擂缽及若幹木材、植物殘枝、種子,經鑒定,這些植物遺存有些可能被用作香料和藥物,如:肉桂、紫蘇、大麻、梔子,等等。同墓同時還出土瞭一尊“經穴漆人”,是迄今我國發現最完整的人體經穴模型,也是中國針灸學史最重要的考古發現。另外出土瞭900餘支竹簡,大約有2萬字,主要包括《六十病方》《脈書》《逆順五色脈藏驗精神》等七部醫書,及獸醫學專著《醫馬書》等,其中有與神醫扁鵲相關的記載。諸如此類,大傢都可以在成博秦漢館裡近距離地看到。顯而易見,漢代成都的醫療水平是非常高超的。
衣食滿足、健康得到保障之後,知榮辱、懂禮節的成都人便開始大搞文娛活動。左思《蜀都賦》曾濃墨重彩地描述道:當時成都人就熱情好客,常常選擇“吉日良辰,置酒高堂,以禦嘉賓”。美釀佳肴之外,席間尚有撫琴鼓瑟、歌舞伴奏。漢代成都的雜耍表演也是五花八門,倒立反弓、舞劍、沖狹、扛鼎跳瓶、丸劍、跳丸等等,不一而足。那個時候還沒有麻將,人們喜歡下六博棋。六博,又作“陸博”,因使用六根博箸而得名,是中國古代一種擲采行棋的博戲類遊戲。每人六棋,局分十二道,中間橫一空間為水,放魚兩枚。博時先擲采,後行棋。棋到水處則食魚,食一魚得二籌。更多具體玩法,已失傳。成博秦漢館裡台中申請商標費用有三塊置於一處的東漢畫像磚,分別為“歌舞宴樂畫像磚”、“歌舞雜技畫像磚”、“六博畫像磚”,均出自成都曾傢包漢墓,既讓我們一睹當時成都生活的升平安逸,也讓外地人大開眼界:原來成都人會耍會玩,是相當有傳統的。
【延伸閱讀】
邛竹杖和註冊商標申請台中台中商標註冊類別沖狹的來歷
邛竹杖,顧名思義,就是用邛竹做的手杖。邛竹,又名石竹、羅漢竹,產於邛崍山區。這一稀世之竹風格獨特,馳名中外,晉書法傢王羲之、唐文學傢李善、宋詩人黃庭堅、清名士章發俱有詩文贊譽。
沖狹,古雜技名,類似後來的鉆刀圈。漢代的“沖狹”至唐代發展為“透劍門技”,雜技藝人把篾席卷成筒狀,插上利刃,投身穿躍而過。後來,人們把危險的利刃取消而創造瞭充分發揮身體騰躍技巧的“鉆地圈”,被各地雜技團體視為傳統保留節目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